盟市频道
 
站内搜索
呼和浩特  包头  鄂尔多斯  赤峰  通辽  呼伦贝尔  兴安盟  锡林郭勒  巴彦淖尔  乌兰察布  乌海  阿拉善  满洲里  二连浩特
视点聚焦              更多 >>
梦娃公益广告的展播:梦娃送吉祥送美德
【视频】笑脸如花儿般绽放
我国恢复国宾车队摩托护卫 曾因阻塞交通…
《你所不知道的中国》内蒙古站:那达慕大会
本土微电影《认舅舅》
二连浩特市:大项目强筋壮骨促发展

    热点新闻              更多 >>
·【定格】“十四冬”倒计时200天,相约呼…
·速度与激情
·首府“一节一活动”启幕 彰显草原文化
·最美和声回荡草原
·筑梦草原丝路 绽放友谊彩虹
·培训火车女司机
·“形异道同”——中国写意油画学派作品展开展
·“一鸣精英”获得开赛日首胜
·内蒙古根河: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迎客来
小  说
长在土地上的念想
来源:内蒙古新闻网  作者: 日期:2018-6-29 浏览量:9425次
字体:     

  几枝沙棘,在书房的案几上定格,仿佛沉思的哲人,尚在咀嚼与回味春华秋实的好时光。

  沙棘枝条苗条,黄澄澄的果实,犹如满头缀饰着晶莹的玛瑙。

  那是我在故乡攀折回来的。它们离开枝头,离开家园,来到城市,成为我与故乡的纽带与牵挂。

  沙棘有意思,字面是草,其实是树,生命力旺盛的灌木。它从来不孤零零生长。那种繁殖与抱团的能力,有些像南方的竹子或者榕树。不挑拣土壤的优劣、肥瘠,哪怕在山冈,或在沙地,总是一丛,一片,一坡,铺展生命的张力。它不高,但茂密,葳蕤,具有一种自信的气势。这种树木,春天叶片嫩绿,夏天浑身翠黛,一团浓阴,初秋绽一串米粒一样娇黄的花蕾,等到秋天,果子就由青到黄,熟了。沙棘的果子皮实,如果不去采撷,它可以跨年度在枝头招摇,黄黄的,红红的,一串一串,像荧光棒,在寒冬里,在初春料峭的北风里,闪烁,给那些苍白的日子以明媚的色彩。

  说来,沙棘在家乡落户已近四十年。1981年初春,我从部队复员。那时,我们铜台沟是远近驰名的学大寨典型,村里实行人海战术,统一栽植树苗,绿化山川。一个乍暖还寒的下午,我们冒雨在石头山栽松苗,种杏核。松苗有落叶松和黑松。落叶松纤细,好似灰白的鱼骨头,上面带着半是褐色半是鹅绿的芽苞,表达着生命意愿。黑松不黑,有些像夏天沟壑的节骨草,或者秋天山丘的麻黄草,长相很嫩但颜色老绿。在松苗栽尽时,时任村里书记的爸爸送来了沙棘苗。爸爸说,这沙棘苗浑身是宝,叶子可以泡茶,果子富有营养,还可以防癌抗癌呢!他说,这是绿化新品种,水利局专门从辽宁林研所调拨给我们村的。

  沙棘苗与落叶松苗有些相似,它有些灰暗,有些孱弱,但是,它有一粒高粱大小的稀疏芽苞,还有无数桀骜不驯的毛刺。毛刺刚愎、傲慢,如八大山人画鱼画鸟“白眼向人”的风骨与硬气。

  那些年,我们初春或初冬一直劳作在大山上。我们身上的汗水和手上的老茧,终于把山川染绿了,让一度荒凉的家乡有了色彩和韵致。爸爸对我说,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铜台沟,没有树林,没有丰腴的蒿草,没有参天的大树,山露骨,人受苦,是出了名的穷山沟,一多半的男人“打光棍”。

  也是,在我的记忆里,那些松树,以及桦树、沙棘、柠条或夏天绽放紫色小花的胡枝子,那些漫山遍野的苹果、苹果梨、黄金梨、山杏、大扁杏或压弯枝条的李子,都是铜台沟的“移民”,都是村民蘸着雨水、汗水埋到山上去的。就像画家,妙笔生花,把它们深情地描绘在宣纸上,使之灿烂地生长与绽放。其中,有很多是我亲手栽下的。是我们为它们颁发了定居的护照,才让它们得以理直气壮地登堂入室,成为森林,成为铜台沟的居民抑或斑斓的衣裳。

  阳光澄澈,沟壑赤黄。蓦地,竟走进了一片草地。这草像树,有的高大葳蕤,不啻沙棘树。但毕竟是草,除了几簇还在倔强地挺立着,其余都折服地匍匐在狂风的手掌下,被收编了,好像在黑夜睡着的孩子。它们在抗争中枯萎和憔悴,但那些残存的叶子则很顽强,闪耀着金色的光泽,仿佛一枚枚金光闪闪的硬币。它们的籽实还在,像一穗穗麦子;还有花穗,有些像山豌豆或狗尾巴花,紫英英的,在风中执拗地摇曳。

  草是沙打旺。百草凋零却独自飘摇,散发一种独特的香息。它名副其实,遇强则强,不畏风沙。

  和紫花苜蓿一同,沙打旺是铜台沟的首批“移民”。是爸爸从辽宁农学院引进了它们。

  改革开放初期,靠捋沙打旺草籽,铜台沟村每人每年增收三百元。我复员回村的那几年,每年秋天都要上山捋沙打旺籽实,再把草籽卖给乡里的水保站,缓解全家的窘境。

  山川竞秀,草木芬芳。

  所有的土地,都是值得膜拜的;所有的绿色,都是值得敬畏的。是爸爸,教诲了我,要我学会装扮养育我们的村庄。

  我学会栽树苗和学会识字,是一个年龄,六岁。

  那时候,学校搞勤工俭学,我们这些“小不点”步行七八里山路去五家沟国营苗圃植树。我挎一只薄铁皮小桶,里面是泥浆、水和松树苗。老师挖坑,我们栽苗,每个坑一至二株,用手提着树苗头部,让它垂直着,根部湮没在树坑里。这样,覆土后,根须方能舒展,吸吮到土层的养分、水分。这俨然书法的学仿,对着下面的字帖,一笔一划一撇一捺一丝不苟。

  七岁那年,爸爸从山外拿回四株核桃苗子来,对我说,核桃喜温,在北方不容易成活。但咱要试一试,这可是摇钱树呀。

  暮色中,我们把四株苗子在菜园里按东西南北四个方位,分别栽下去。核桃苗有七八片叶子,是那种白菜叶的嫩绿色,有些另类的华彩。我们挖好树穴,一尺多深,把里面的黄土挖出来,换上肥沃的黑土,拌好农家肥,把苗埋下,把水浇上,覆土,留下一个锅底形的树坑,便打道回府。

  翌年,靠南墙的那棵死了,另外的三棵在濯濯地绿着。十年后,我高中毕业,靠东墙的那棵消逝了。又过三年,我当兵回村,西边的那棵了无踪迹。大浪淘沙,只有北边靠山坡的那棵,还在盛大而坚贞不屈地生长着。我为它修枝打杈,那络腮胡子一样蓬乱一团的枝杈疏朗开来。以后的几年,这核桃居然结下了几枚果子,可惜这些果子在秋后白玉其外败絮其中,不见肉核,像一个个谎言。这些年,忙于工作,没时间回乡下打理它,那天,蓦地发现,它被雷劈倒了,仅余下一个焦煳的树桩,俨然一声无奈的叹息。

  我家对面有条土沟。土沟是黄乎乎的黏土,雨天泻下黄乎乎的泥水,无丁点绿色。爸爸曾屡次栽下松树,但屡次无功而返。这土沟,无视人类付出的劳动和汗水,吝啬,一毛不拔。

  我当兵回村,二十岁。见土沟依然是不毛之地,就要完成爸爸的夙愿。我认为,爸爸的失败,是小瞧了黄土顽固、倔强的个性。于是,我利用早晨、傍晚的时间,手拿铁锨,肩挑挑筐,去山坡上爸爸畦出来的松苗地里移栽树苗。木秀于林,风必摧之。树下的小树,就像人群中低调的人,那是一种处世的智慧。我遴选那些身高在一尺左右的小松苗,因为它们还在儿童般蒙昧着,没有好高骛远的想法,相对容易活命。我把小树的根部连同温床的泥土一起挖出来,成坨儿状,担下山来。每次,担三至四棵不等。我挖坑、浇水、盖土、踩实,把这些树苗统统连坨儿栽下。陆陆续续,我一共栽了二十九棵松树,纳鞋底一样,几乎等距离地把门前沟的沟底、沟帮儿、沟边,点缀了一水儿青翠的生命。如今,差不多四十年过去了,有多少美丽在时间里夭折,有多少传奇在空间里黯淡,但那二十九棵松树却在天天长大,葳蕤参天,大多成材。

  我还在另一条小沟里栽过十一棵落叶松。那是1984年,我去乡政府上班了,要给小村留下点什么。就把山上一丛没有分家的落叶松用挑筐挑回村,一棵棵分别栽好。如果说,在森林王国,黑松是小说,白杨是散文的话,那落叶松就是诗歌,符合“奔放处要不离法度,神微处要照顾到气魄”的美学要求。落叶松秀美、率真,冬天来了,它换羽,充满伤感,春天来临,它就身着华美的衣裳亮相,激情盎然。它不造作,不装,也不秀,活得真实。如今,那仅存的八棵落叶松,亭亭玉立着,笑迎八面来风,四季雨雪……

  爸爸说过,一棵树就是一座丰碑,树是人的念想,人栽下树了,也就把念想留在了土地上。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(责任编辑  巴菊媛)

友情链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>>
网易新闻-内蒙古自治区文体界开展主题活动助力高质量发展
搜狐新闻-内蒙古自治区文体界开展主题活动助力高质量发展
天天关注-赞!内蒙古自治区文体界这场主题活动为助力高质量发展吹响号角
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官方新闻客户端-文体携手同行 助力内蒙古高质量发展
新华网-内蒙古文体界: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助力高质量发展
中华头条-内蒙古文体界开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助力内蒙古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活动
中国观网华北区-内蒙古文体界开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助力内蒙古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活动
Copyright© 2018 WWW.NMGWHYSW.COM Corporation,All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文化艺术网版权所有
蒙ICP备10200666号-1 策划设计:内蒙古信诺网络有限公司

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58号